北京市關于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6 點擊:次
北京市關于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實施方案(2025-2027年)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落實《科技部 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的通知》(國科發資〔2025〕47號)以及《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加快構建與北京科技創新發展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扎實推進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加快建設完善首都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面向國家實驗室、科技領軍企業的金融服務進一步增強,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資金需求得到有力保障,科技型企業融資便利度、獲得感明顯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首貸率和信貸覆蓋率持續提升,初步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投入格局。到2027年底,科技創新領域引入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等在京新設基金規模力爭超萬億元;科技貸款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突破5.5萬億元和2.5萬億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全市各項貸款增速;推動科技創新債券、科技保險、科技型企業上市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發行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二、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生力軍作用
(一)爭取各類國家級基金在京落地。認真落實“服務包”機制,加強與國家級基金管理機構聯系對接,在辦公場所、人才引進、投后賦能等方面做好服務保障。爭取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京津冀區域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等在京落地,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圍繞本市高精尖產業、未來產業領域,聚焦投資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等階段的重大科技成果、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對國家實驗室、科技領軍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展重大科技攻關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深化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京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鼓勵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聯合市區相關部門及投資平臺、保險公司等積極開展股權投資試點,力爭到2027年底合作基金總規模不低于5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投資力度。爭取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中關村示范區開展先行先試,對符合條件的合作基金僅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參與設立。
(三)支持長期資本在京擴大股權投資規模。爭取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中央企業等對在京設立的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并購基金擴大出資規模。推動新設市級政府投資基金、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等加快投資。推進保險公司參與長期投資改革試點,做好保險公司在京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配套服務,引導加大對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投資力度。
(四)促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制定促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協同”的資本接力模式,建立健全被投企業服務機制,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資本支持。制定市屬國有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升基金運營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推動建立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評價與盡職免責機制,合理容忍正常投資風險,推動國有資本成為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
(五)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渠道。深化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加快推動中央企業、市屬國資基金份額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份額轉讓平臺開展轉讓,進一步完善基金份額估值評價體系,優化相關業務流程,提升交易活躍度和便利性。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等在京發起設立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支持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參與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允許將基金持有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非交易過戶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分配。
三、發揮貨幣信貸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
(六)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推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以及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的融資支持力度,力爭每年撬動相關貸款投放不低于1000億元。每年單列不低于100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專項支持科技創新領域。積極推薦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科技領軍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承擔企業等申報符合超長期國債支持領域的項目。
(七)優化科技型企業評價模型。在創新積分模型基礎上,綜合考慮研發投入、科技計劃、科技獎勵、科技平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及銀行風控等評價指標及權重,建立“中關村領航積分”評價模型,完善企業識別標準和精準畫像。推動科技、產業、財稅、金融等管理部門加強數據信息共享,有序合規導入相關數據,不斷優化提升評價結果的精準性,更好滿足應用場景及服務需求。引導銀行加快開發相適用的信貸產品,對領航積分達到一定分值的企業持續提升主動授信覆蓋率。健全領航積分與科技創新再貸款、科技保險等應用場景的聯動實施機制。
(八)推動銀行豐富科技信貸創新產品。支持銀行在依法合規、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探索為科技型企業提供5年期以上“科創貸”,用于日常經營周轉、研發設備購置、中試線建設等創新研發活動,可按需無還本續貸。進一步推動“貸款+外部直投”業務模式創新和提質擴面,鼓勵銀行對獲得政府投資基金、市場化知名投資機構投資的企業給予主動授信、接力支持。加快落實北京市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點工作,推動銀行開發知識產權質押線上線下產品,延長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期限,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
(九)推動科技金融專營化、專業化發展。優化本市科技金融領軍機構培育機制,鼓勵銀行在科創資源密集區域設立科技特色支行,力爭到2027年底實現對中關村特色產業園全覆蓋。引導銀行在資源調配、產品開發、授信審批等方面給予支持,聚焦本市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等高精尖產業制定專屬信貸政策,探索較長周期的科技創新貸款內部績效考核方案,制定操作性強的盡職免責內部認定標準和流程。央地聯動支持人民銀行中關村分行創建人民銀行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中心,探索科技金融發展新路徑。
(十)深化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試點。引導試點銀行制定差異化授信、激勵、考核等制度,積極探索科技金融產品服務先行先試,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逐步擴大無還本續貸服務企業范圍,力爭到2027年底在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開展的各項業務授信金額不低于1000億元。引導試點銀行建立高效的授信審批機制,適當下放審批權限。建設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E平臺,著力推動科技金融服務線上化、智能化發展。
四、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作用
(十一)加大力度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掛牌上市。用好用足資本市場創新改革政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政策、股權激勵政策等,深入開展“鉆石工程”“育英計劃”“千帆百舸”等企業掛牌上市培訓工作,加快培育和引進一批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基石投資者,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獨角獸企業依法依規在境內外上市。鼓勵優質境外上市企業回歸境內上市。進一步發揮北京證券交易所改革試驗田作用,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質未盈利企業開展的上市融資、債券發行、并購重組,實施專人對接、精準服務。在北京四板市場高質量建設“專精特新”專板,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和“公示審核”創新機制在新三板快速掛牌。
(十二)打造債券“中關村科技板”。支持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等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優化“綠色通道”機制,建立專屬服務平臺,提供政策輔導、項目儲備、投資人對接、增信協調等綜合服務,加快注冊發行進度。鼓勵評級機構創設與科技型企業相適應的評級方法。研究制定本市科技創新債券相關支持政策。
(十三)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發行REITs。積極支持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智慧城市等符合條件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持續擴大中關村特色產業園REITs項目儲備。充分考慮項目申報發行實際需求,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主動指導原始權益人完善相關手續或出具支持函件,加快培育孵化一批權屬清晰、收益穩定、特色突出的可上市優質資產。鼓勵符合條件的已上市REITs項目擴募,多措并舉助力盤活存量資產。
五、發揮科技保險支持創新的減震器和穩定器作用
(十四)推動科技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鼓勵保險公司建立覆蓋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品應用全周期的保險保障機制。做好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普惠型科技保險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首試首用研發創新險種,加大首臺套風險保障力度。以國家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為契機,鼓勵保險公司優化升級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將本市創新藥納入商業保險范圍。穩步提升北京商業航天保險共保體的風險保障能力,擴大風險保障覆蓋面。研究在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生物醫藥等領域組建重大科技攻關保險共同體。鼓勵有條件的保險公司設立科技保險業務中心或專營組織機構。探索支持保險公司設立覆蓋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的風險評估專業機構。
六、加強財政政策對科技金融的引導和支持
(十五)發揮財政資金放大和引導作用。用好用足本市現有貸款貼息、擔保或保費補貼、投資獎勵、風險補償等科技金融專項政策,多元化籌措市場資金。發揮政府投資基金逆周期調節作用,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支持融資擔保機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支持。加大對有關稅收政策宣傳培訓力度,做好政策精準推送,支持符合條件的投資機構享受稅收優惠。
七、打造科技金融開放創新生態
(十六)提升跨境資金使用便利性。引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投資支持力度。持續釋放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政策紅利,拓寬對科技型企業的覆蓋廣度和深度。發揮“科匯通”政策示范引領作用,為符合條件的非企業科研機構提供資金入境及使用便捷通道。支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業務,拓寬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科技型企業參與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試點。推動銀行為科技型企業辦理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便利化業務。支持銀行提升個人外匯業務電子化水平,便利科技人才用匯。
(十七)推動科技金融開放合作。支持境外頭部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資產管理公司等在本市設立分支機構,與境內相關機構加強合作;支持科技金融雙邊多邊交流,引導境外資本有序加大對本市科技創新領域投資。加快培養國際化科技金融人才。
八、加強組織實施
(十八)加強科技金融工作統籌。用好市級科技金融工作落實協調機制,由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牽頭,統籌相關單位建立和用好信貸融資、企業上市、REITs發行等專項工作專班機制,確定年度工作任務清單,加快推進實施并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北京市科技金融綜合評估機制,統籌評估銀行、保險、證券和基金等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創新成效。高水平建設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及時總結推廣區域科技金融創新實踐經驗。
(十九)持續做好企業融資對接。依托北京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北京市銀企對接系統、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E平臺,開放科技計劃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信息,為企業智能匹配推薦金融產品。舉辦全球創業大賽(HICOOL)、中關村前沿科技大賽、“暢融工程”“中關村科技·金融匯”等科技創新賽事和融資對接活動,與金融機構常態化開展項目對接,以賽代評、以賽促投,提高融資對接效率。鼓勵協會、聯盟等中介機構根據企業融資需求,建立完善各類融資對接機制,豐富企業融資渠道。
(二十)完善科技金融監測統計機制。健全中關村科技金融發展統計指標體系,探索編制北京市科技金融發展指數,開展科技金融前沿趨勢研究;編發科技金融工作動態,總結推廣科技金融經驗做法,大力宣傳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