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0 點擊:次
近日,一場特殊的“產業密碼懇談會”在河南省商丘市舉行。會議室里,永城的煤基新材料、柘城的培育鉆石、虞城的精密量具等特色產品琳瑯滿目,每個產品都對應著一個獨特的產業標識。
近年來,商丘創新構建“一主一副”產業鏈格局,推動形成永城“黑”(煤化工)、夏邑“線”(紡織)、虞城“尺”(工量具)、柘城“硬”(超硬材料)、寧陵“肥”(農資化工)、睢縣“鞋”(制鞋)、民權“冷”(制冷裝備)七大特色產業集群。為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當地建立產業鏈重點企業懇談會機制,累計召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會議23次,現場交辦企業問題,辦結率達100%。
“每月的懇談會都能帶來新機遇。”睢縣足力健鞋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吳婷婷表示,通過這一機制,企業成功對接10條智能化生產線改造項目,年產能提升30%。這歸功于當地審批制度改革成效顯著。3年來,商丘255項市級權限精準下沉至縣域,106項涉企審批實現“半小時辦結”,申請材料減少63.5%,審批時限壓縮87%。全年縣域辦理賦權事項4.7萬件,企業滿意度達98.2%。
同時,商丘財政體制改革突破明顯。省直管縣財政改革實施后,2022年直管縣留用收入規模擴大,省級轉移支付分配更加科學。當地還將22個開發區整合為11個省級開發區,全面推行“管委會+公司”模式。改革后,開發區工業投資增速達33.7%,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數位居河南省前列。
在柘城縣力量鉆石研發中心,工程師張存生正在調試最新型號的六面頂壓機。“我們的產品將邁向工業鉆石領域。”張存生說,該縣金剛石微粉產量占全國70%,年培育鉆石產能突破20萬克拉。
在寧陵縣,在當地政府推動下,傳統化肥產業向智慧農業延伸,建成5萬畝智慧梨園示范工程。“水肥一體化系統能節水30%、增產15%。”國家梨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寧陵梨試驗站站長楊健滑動智能管控平臺屏幕,全縣梨園數據實時跳動。
全域聯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商丘鄉鎮改革深入推進,全市167個鄉鎮完成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下沉編制4000余個,181項審批服務直達基層。在夏邑縣曹集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河南古栗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健正在辦理擴建手續:“過去跑縣城要3天,現在半天就能辦妥。”
產業興則鄉村興。虞城縣稍崗鎮依托鋼卷尺產業,創新“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共富工坊”模式,帶動86個村發展配套產業。“家家戶戶做尺子,一年能賺七八萬元!”韋店集村村民王運軍在自家庭院加工尺盒,臉上洋溢著笑容。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