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
來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3 點擊:次
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在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首都高質量發展,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建議。
公開征求意見時間:2025年10月9日至10月14日。
意見反饋渠道如下:
1.電子郵箱:kjcgzh@kw.beijing.gov.cn
2.通訊地址:北京市通州區宏安街9號院1號樓6層,郵編:101117(請在信封上注明“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方案意見征集”字樣)
3.聯系電話:010-55571212(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30)
4.登錄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https://www.beijing.gov.cn),在“政民互動”版塊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見征集”專欄中提出意見。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2025年10月9日
附件1:《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
附件2:關于《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
附件3:意見反饋表
附件1 北京市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
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促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等(以下統稱研發單位)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首都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27年,高效協同、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基本形成,成功轉化一批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滿足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大科技成果;促成1000家合作平臺、5000項技術開發合作項目,轉化孵化3000家科技型企業、600家專精特新企業,開辟未來產業新賽道,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新替代,激發轉型升級新動能。
二、重點任務
(一)促進科技成果轉出
1.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改革。充分利用新一輪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契機,圍繞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難點問題,加大政策試點探索力度。全面推廣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推動研發單位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賦權管理制度和決策機制。鼓勵職務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制定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實施辦法,推動研發單位在科技成果披露、轉化方式確定以及轉化形成國有股權的管理等方面完善制度機制。
2.推動研發單位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研發單位強化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財務管理、組織人事、資產管理等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理順內部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全鏈條;完善科研人員分類考核制度,將科技成果轉化成效作為從事應用研究和工程技術創新的科研人員職稱評審、職務晉升、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健全研發單位、科研人員和技術轉移機構之間的轉化收益分配機制,可將一定比例的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用于技術轉移機構能力建設和人員獎勵。建立健全服務國家實驗室成果轉化的工作體系,提高新型研發機構評估考核中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指標的權重,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學創新和成果轉化改革試點,加速各類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3.打造標桿技術轉移機構。支持研發單位探索建設市場化、專業化的標桿技術轉移機構,開展成果挖掘、技術評估、轉化方案設計、專利布局、市場對接、商業談判、資源鏈接、創業孵化,以及統籌本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和作價投資形成的國有股權管理等工作。推動標桿技術轉移機構與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特色產業園對接合作,共享項目和資源信息,形成接力孵化機制。
(二)突出企業主體地位
5.建設企業主導的合作平臺。推動研發單位面向企業開放人才、設施和服務資源,按照“雙管理、雙首席、雙導師、雙簽字”原則建設一批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打造“科學家+工程師”團隊,圍繞產業需求共同凝練科研問題、開展科研攻關、培養創新人才。持續推進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鼓勵企業與高校共建產教融合基地、校企實訓基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
6.支持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創辦企業。推動研發單位完善先賦權后行權、資產單列管理、在崗創業等政策,為科研人員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等方式創辦企業提供支撐。組織成果展示、供需對接、座談沙龍等活動,為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所創辦的企業(以下簡稱轉化創辦企業)提供政策咨詢、產業鏈接、融資洽談、市場開拓等服務;支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及申請小微企業研發補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首次貸款貼息等政策。
7.推動科技領軍企業賦能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科技領軍企業提前介入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股權設計、團隊搭建、產品規劃、供應鏈匹配等環節,助力轉化孵化企業。鼓勵科技領軍企業加大對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且發展潛力大的轉化創辦企業的投資并購力度。推動科技領軍企業面向轉化創辦企業開放應用場景、先試首用創新產品,助力其改進工藝流程、加快進入產業鏈和供應鏈。
(三)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8.強化清單臺賬式對接服務機制。市區協同支持各中關村示范區分園、特色產業園(以下統稱園區)圍繞產業定位建立研發單位科技成果供給和園區企業需求清單,建立供需對接服務臺賬,優質高效推動成果轉化。
9.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鼓勵園區探索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優化調整運營公司內部結構或引入第三方服務團隊等,打造市場化程度高、專業能力強、機制靈活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為研發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政策咨詢、團隊搭建、股權設計等服務,提升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承載力。
10.探索建立市區協同撥投聯動機制。支持各區(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同)深入挖掘重點科技成果,促進轉化孵化企業,并探索通過市區共同給予研發資金支持與股權投資聯動的方式,助力企業早期成長和持續發展。
11.探索科技成果首單應用支持機制。對于轉化創辦企業首次獲得的市場化訂單、規模化訂單以及首次開展的品牌場景應用給于資金支持,促進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
(四)激發市場要素活力
12.壯大技術經理人隊伍。擴大“朱雀人才”規模,支持其到園區擔任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經理。持續加強北京技術轉移學院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開設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專業課程,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充分依托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行業協會等平臺,加大專業化培訓力度,培養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持續辦好“科學家創業CEO特訓班”,加大硬科技創業合伙人培養力度。充分借助“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50人論壇”機制,舉辦具有影響力的沙龍、座談等交流活動。將優秀技術經理人納入市區人才支持政策體系。
13.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服務能力。支持企業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檢驗檢測平臺,為提升科技成果成熟度提供支撐。引導科技企業孵化器完善超前孵化能力,推動前沿、顛覆性技術轉化為創業項目;鼓勵標桿孵化器集聚各類資源要素,提供全周期、專業化的孵化服務。提升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服務效能,鼓勵企業使用首都科技創新券購買平臺研發、檢測等服務。推動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健全大科學裝置開放共享機制,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高水平科研條件支撐。
15.構建科技成果轉化金融服務體系。引導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等長期資本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投資力度。提高市級政府投資基金投資種子輪、天使輪硬科技項目的數量或金額占比。探索對市屬國企創業投資基金實施全生命周期考核評價,并健全盡職免責機制。支持銀行以企業創新積分為核心指標建立專屬評價工具,并加快開發成果轉化貸等配套信貸產品。用足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科創債券融資等政策,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保險公司加大成果轉化保險產品的開發力度,設立貫穿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的風險評估機構。鼓勵北京區域性股權市場為轉化創辦企業提供合規輔導、上市培育等服務。
(五)提升落地服務品質
16.建設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中心。加快建設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中心,引導國際科技創新和技術交易組織、技術交易服務機構和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集聚,構建集政策宣傳、展示路演、會議論壇、技術交易、風險投資等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載體。強化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中心與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智能服務平臺聯動,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促進創新成果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打造線上線下功能互補、服務銜接的國際化技術交易樞紐。
17.推進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設。強化“市—區—校”聯動共建機制,以海淀區、房山區、昌平區為主要承載區,聚焦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生物醫藥產業方向,深入推進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北京)建設,服務國內外高校優秀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支持大學科技園優化重塑,提升服務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孵化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18.強化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精準服務。支持園區為轉化創辦企業提供優質空間,“一業一策”“一企一單”定制專屬服務套餐,促進轉化創辦企業降本增效。支持各區將轉化創辦企業納入“服務包”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9.促進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協作。加強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定期發布京津冀概念驗證、中試平臺目錄,鼓勵平臺開展跨區域服務。圍繞“六鏈五群”產業布局,推動三地重點領域企業發布場景需求,促進科技成果示范應用。充分依托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等共建中關村園區等平臺,加強三地創新和產業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20.深化國際技術轉移開放合作。加大國際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外資研發中心和國際頂級科研機構引進力度,鼓勵其與研發單位、科技領軍企業等開展結對子合作,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鼓勵技術轉移機構、孵化器進行海外布局,完善國際技術轉移渠道和網絡。依托中關村論壇年會舉辦國際技術交易大會、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加強技術交流,促進全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各有關單位要在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加強協同、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要履行好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強化工作統籌,及時協調解決各區、各有關單位在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二)強化任務落實。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要牽頭制定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分工,清單臺賬式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各區、各有關單位要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完善機制、創新政策,加大資源投入力度,確保各項舉措落實落地、見到實效。
(三)廣泛宣傳引導。各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綜合運用各類媒體平臺,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宣講力度,加強優秀人才、創新舉措、典型案例宣傳推介,營造社會廣泛關注、各方積極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氛圍。